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会议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成绩和宝贵经验,分析新发展阶段湖北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描绘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湖北的发展蓝图,确立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斗目标。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报今日转载湖北日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习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增强动力、真抓实干,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把握“先行区”目标定位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湖北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擘画蓝图,确立了“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凝聚共识是昂首奋进的动力,思想统一是勠力同心的基础。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把握“先行区”目标定位,深入理解这一奋斗目标对于全省上下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湖北各项事业发展走进新天地,对于荆楚大地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具有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是湖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在重要会议上,在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主战场中选准自己的定位”“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是湖北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将国家所需、湖北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有机结合起来的深层考量,是湖北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责任担当,是湖北奋力在服务全国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的积极作为。
这是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在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目标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为主转向创新驱动为主。过去五年,湖北推动“建成支点”实现历史性突破、“走在前列”迈出关键性步伐、“谱写新篇”取得标志性成果。站上新起点,湖北如何创造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创造什么样的新时代更加辉煌的业绩?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四化同步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党的建设取得新进步,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所明确的六大目标,标明了湖北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要把握的历史主动、争取的更大荣光。
这是湖北面临的一次系统性、重塑性战略机遇,也是湖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发展战略路径的深刻调整。湖北锚定建设“先行区”这一奋斗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来自哪里?条件和基础又有哪些?从经济结构看,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产品销售市场主要在国内,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船小好调头”、转型成本低。从资源要素看,湖北是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科教资源丰富,既是制造业重地,又是中部粮仓,综合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从地理区位看,我省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通道的中心枢纽,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节点,位于我国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能够形成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市场规模。特别是历经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和疫后重振等大战大考,全省上下感恩奋进、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疫情防控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性成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和良好环境。这次省党代会部署了建设“先行区”的九大路径,不折不扣狠抓落实,只争朝夕苦干实干,我们就能有力托举湖北的壮丽前程。
先行一步、走在前面,自我加压、奋力攀高,是为“先行”。汇聚奋斗者的足迹,凝聚追梦者的心气,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一定能推动湖北由沿海开放的“后队”转变为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让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画板色彩缤纷,让脚下这片发展的土地变得更加热气腾腾。
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
“安全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守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从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湖北发展的内在要求,到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再到明确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前进路径,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从为全局计、为长远谋的高度,突出强调要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发展环境,我们面临的形势任务,都决定了我们要把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发展中更多地考虑安全因素。着力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建设,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
要坚决守住流域安全底线。湖北江河湖库众多,治荆楚必先治水。水的问题,表象在江河湖库,根子在流域。要通过确定流域综合治理的“底图单元”,科学谋划建设“荆楚安澜”现代水网,补齐城市防洪排涝短板,守住水安全底线。通过强化治山理水,加强上下游统筹、左右岸协同、干支流互动,守住水环境安全底线。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要坚决守住生态和粮食安全底线。生态大省、农业大省,是湖北发展的突出优势,更是湖北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00亿斤以上,为“中国碗”装“中国粮”贡献湖北力量。
要坚决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特征更趋明显,“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不可持续,更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要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冲击能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增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储备能力,稳步推进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以及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等方面推进,不断增强发展韧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要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底线。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确保疫情不出现规模性反弹。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筑牢社会中每个人的安全感。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发展的目标越是远大,发展步伐越向前进,越需要我们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筑牢安全屏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建设“三高地、两基地”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创新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围绕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创新发展迈上新台阶”置于“六大目标”之首,从实践路径上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部署。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湖北发展的内在要求看,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稳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带动能力的迫切需要,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湖北是科教大省、制造业重地,科教资源丰富,产学研用链条较为完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同时也要看到,我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还不够强,科教人才优势发挥还不充分。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必须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教、人才、产业等比较优势,着力解决一批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发展中的重大“卡脖子”问题,推动“三高地、两基地”建设,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国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产业和产业集群。
立足湖北的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系统性、重塑性的战略机遇,“三高地、两基地”建设特色鲜明、路径清晰。打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既要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培育壮大高科技优势产业集群,又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营造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良好创新生态。打造制造强国高地,要持续做强我省汽车产业优势,打造“汉孝随襄十”为重点的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全国汽车产能基地,推动汽车产业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以“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产业链领航企业。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要构建数字化平台体系,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化引领区和产业数字化先导区,大力拓展数字化应用,发展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能建造,打造良好数字生态。建设全国现代农业基地,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种业发展水平,夯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现代农业要素保障和平台支撑,持续做大做强“荆楚粮油”等湖北农产品品牌。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要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要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锚定科技强省目标,在原始创新上攻坚发力,在企业创新上激发动能,在产业创新上跨界融合,在制度创新上勇于突破,着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才能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构筑坚实支撑、注入澎湃动能。
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
经济循环畅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坚强支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锚定了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前进路径之一。
从外部环境看,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地化特征更趋明显,“两头在外”的“世界工厂”模式不可持续,必须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立足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从自身优势看,湖北是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交通大通道的中心枢纽,是连接全国“铁水公空”交通大动脉的中心结点;东联长三角、西接成渝、南向粤港澳、北望京津冀,位于我国主要经济区的几何中心;立足中部腹地和战略纵深,能够形成辐射全国近三分之一人口的市场规模。湖北有基础、有条件强化要素资源整合创新和配置能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生产节点、流通节点、消费节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把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的优势。
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适度超前谋划推进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增强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推动传统消费扩容提质、新型消费加快成长、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汽车等大宗消费,推进消费市场下沉,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统筹推进全省多层级消费中心梯次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要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推进“一主两翼”交通结构由“Y”形升级为“△”形,形成省域高铁内环线、构建江汉平原高铁大环线、完善“九纵五横四环”高速公路网络等一系列建设,加快构建东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资信四流融合、铁水公空四网互联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建设武汉国家级中欧班列区域性枢纽节点,加快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打造天河机场、花湖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提升开放功能,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打造新时代九省通衢。
要打造全国重要物流枢纽。以实施高质量供应链物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加快建设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经济便捷、智能绿色、融合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平台,加快进出口贸易服务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大市场平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宗商品战略中转基地、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平台、综合性商品交易中心。
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必须在加压奋进中乘势而上,在时代潮流中顺势而为。过去五年,湖北港口、机场资源深度整合,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枢纽迈稳第一步;放眼未来,“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高效顺畅现代物流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是省党代会明确的“先行区”目标的重要内容。全省上下必须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立足自身有利条件抢抓机遇、奋力争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负起更重大的使命,展现“重要节点”和“重要枢纽”的担当和作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365bet官网注册_bat365app官网入口登录_365bet平台棋牌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
为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建议升级您的浏览器!